随着新课改的扎实深入推进,改革过程中不断涌现许许多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听评课是学校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但我们也看到、听到在听评课教研活动中与新课程不和谐的现象与声音。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开展有效的听评课教学研究活动为新课程改革的助推加力是一个有较高实践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自身的亲身实践对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开展评课教研活动进行反思与研究,建构符合新课程教学要求的评课模式与策略,指导教师有效开展评课活动,促进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由于课程目标的调整引起课程一系列的相应变化,如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评课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转变师生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探索交流课堂教学规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但如果评课的标准及其产生的价值判断与新课程要求不相吻合,将极大的阻碍新课程的实施。下面结合自身的思考提出“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新课程评课基本原则,树立个性教育意识、课程目标意识、主体意识、过程意识、情感意识、创新意识、反馈意识等七意识,并根据实际实践提出“636评课法”,即:6感知:耳听、目看、口问、手记、心思、综评,全面感知及不断的对比反思是科学评课的前提与保障;3段评:总体初评、具体分评、最后综评,从纵横两层面对课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整合,为科学评课提供素材,也更具立体感;6方面:即具体分评从教学目标、内容、策略、过程、效果及教学基本功等6个方面加以点评,由面到点、疏密结合,使评课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流程图如右:
一、总体初评:首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理念,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落实,教学内容取舍与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结构安排,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情感渗透,板书操作技能,课堂气氛调节,教学语言,教学节奏等方面作初步的综合评述,概括表述听完该节课后的总体感觉。一般选择其较成功的,较有创新的,较突出的内容作评点。
二、具体分评:包括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评教学目标的观测点: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符合课标和章节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相应的目标要求,目标全面、明确、具体、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引领导向作用与落实达成效果好。
评教学内容的观测点:教学重点的分析、确定及突出;教学难点的分析、确定及突破;难点的成因及其对策;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
评教学策略的观测点:教法选择是否符合教改方向---以学定教;教法选择的依据是否科学合理,运用是否恰当;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否熟悉,是否付诸实施。
评教学过程的观测点: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结构和教学节奏安排;师生关系及教学吻合程度;
评教学效果的的观测点:以学评教即根据学生课堂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及生成状态判断学生的学习参与的度与质,同时关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办法的落实应用情况及课堂达成状况,综合评价教学成效。
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观测点:教学观念、学科素养、业务技能(语言表达、组织应变能力、板书或演示操作、教态等)及个性魅力(幽默感,亲和力与感染力)。
三、最后综评:对具体分评中的优点加以归纳与总结,分析共性与个性并加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与措施。基本要求是成绩要说足,问题要点透。最后由本节课的教学观摩研讨过程中归纳反思一些校本教研的话题,以供参与教师在以后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思考与研讨。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实践经验,针对数学的学科特点,我们可以预先提供一份留空表格如下表,以供实践时加以应用,有的放矢,提高评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评价环节 | 观测点 | 定性评价 |
总体初评 | |
具 体 分 评 | 教学目标 | 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确立、落实和达成 | |
教学内容 | 教学重点的分析、确定及突出 教学难点的分析、确定及突破 范例及练习的选取及变式 | |
教学策略 | 教法的选择 学法的指导 媒体、手段的运用 | |
教学过程 | 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结构和教学节奏安排 师生关系及教学吻合程度 | |
教学效果 | 学的达成度(全面与发展) 教的达成度(效率与创新) 现场测评 | |
教学基本功 | 教学观念 学科素养 业务技能(板书、语言、教态、组织) 个性魅力 | |
最后综评 | |
案例展示:我校数学组于2013年12月20日开展以《平面向量(第一课时)》为课题的“同课异构”市级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我们认真组织并积极主动参与评课活动,现将评课内容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一、总体初评:
本次的教学观摩研讨会是一次“头脑风暴”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午听了三节精彩纷呈的公开教学示范课,心中思绪万千。三位执教教师基于各自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领悟,并贯彻落实于教学设计及具体的课学实施,可以说,授课的设计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教学实施充分展示了各自的风彩与风格。其中,吴老师的类比教学法使用恰到好处,讲述面面俱到又重点突出,引导自然水到渠成;吴老师的诱发冲突,激化冲突,揭示冲突,化解冲突,从而达成难点突破的手段,双语教学导入先声夺人,引入习作竞赛既协作又适度竞争;李老师采用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究建构新知,强调正诱导正迁移,归纳总结到位等各具创新的教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该说这三节课都展示了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设计功底和良好的课堂调控驾驭能力与水平,给我们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艺术美的享受的同时,又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及教研目标,当然其中也存在一些小问题:如语言不够严密规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仍不够扎实,师生地位的转变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设计中削支强干处理办法的运用等都有商讨之处。下面我就1: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确立、落实和达成2:教学内容处理3:教法、学法的选择与运用4: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与教师角色的转变5: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多元化、发展性评价)6:教学过程:7:教师的教学风格这七个方面进行点评。
二、具体分评
2.1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确立、落实和达成
三位教师在教学设计及实施中都注意到在三维目标的确立落实和达成,并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的体验与发掘,黄老师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显得更突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成功体验,但总体上三位教师在目标的引领、标准作用等发挥都欠充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落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师的认识不到位、确立不合理和落实不彻底,导致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引领与标准作用没有体现,课堂教学随意性过大,有些节的教学看似热热闹闹却效果低下。
2.2教学内容处理:
2.2.1教学重难点的分析、确定及突破
三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都达到了较高的层次,重、难点的确定,准确到位,并都采用各具特色的手法去突出与突破,从而有效地落实双基教学(这也是我国传统教学的优势,必须加以继承与发展)在核心关键处都充分采用集中,对比,比较,辨析等手法,诱发思维冲突,产生正迁移。
2.2.2范例及练习的选取及变式(双基教学)
课堂范例的选取都具有典型性,对深化双基教学起到关键作用,吴、李两位教师对例题、练习采用变式探究,进一步加深思维的深刻性并充分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及交流重构的良好空间。教学内容的取舍与设计的惟一依据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所以合理的分析学情是必要的,当然更多的是倚靠教师的教学经验,通常采用 “最近发展区原则”、“迁移规律”及教师的适时适度的引导尽可能的使教与学相吻合。
2.2.3章头图及章引言的处理
三位教师对章头图及章引言都采用了“冷处理”,其实章头图突出向量的生活应用;章引言从宏观上逐层介绍向量模型,先总后分,符合学生认知习惯与规律,应加以重视,并深入研讨,理解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但用要有度。
2.3教法、学法的选择与运用:
三位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容量的同时,与化抽象为直观,在媒体使用上各有千秋,类比教学也发挥重要作用,并都重视设计诱发冲突,提示规律,黄老师引导学生用形象化理解抽象符号的内涵的学法指导,李老师采用问题串引导学生自学的作法都有创新,用新颖的形式,巧妙的方法,合理的手段去揭示教学过程的矛盾,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习内驱力。通过创设情境,预习,问题串,适时适度的启发点拔,渗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而学生参与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习效率与教学效率的高低。
2.4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三位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突显并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吴老师“导”的较深刻但有时有越位,黄老师主体性体现最充分,让学生在前冲锋陷阵,教师在后运筹帷幄;李老师大都是教师在前引路介绍,学生在后学习反馈,有时适当换位,总体上都想“放”,但放的程度、方式不同而已。
2.5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多元化、发展性评价)
三位教师都十分重视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都及时加以点评鼓励:其中黄老师更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评价(甚至不惜发本钱),不仅注意点与注意面;李老师对参与回答的学生依回答情况酌情评价,评价点偏少,评价的杠杆与导向激励作用未充分发挥。应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注意评价的多元化与发展性的要求,从而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2.6教学过程:
2.6.1教学环节、结构和教学节奏安排
三位教师的教学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教学节奏安排张弛有度,时间安排较合量,在量的取舍上有差异,但对课堂归纳总结的处理时间都不足,应留有充足的时间来整理知识,理顺结构并内化新知。
2.6.2课堂氛围与师生、生生互动
课堂氛围总体都比较活跃,黄老师的课堂学生兴趣更高涨,师生交流顺畅,但总体上生生间的交流与讨论仍偏少。
2.7教师的教学风格:(板书、语言、形态、教学手段、个人魄力)
应该说三节课后三位教师的风格千差万别,五味俱全。吴老师板书工整,精要,有助学生知识建构,语言富有启发性,也更到位,形态自然大方,媒体使用熟练。黄老师语言更幽默,更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李老师步步设疑,层层推进,环环紧逼,各具特色,反映了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和专业化素养。
三、综合评述:同样的课题、同等的条件但不同的教师基于不同的教学理念与水平,在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中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创新,但都能取得高效高质的教学效果(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也正是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带给我们的震捍。我相信这三节高质量的公开教学带给我们的决不仅仅只是会上交流研讨的内容,而是深深触开进一步探索新课程教学研究的大门,明天的课堂教学将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效果也将更上一层楼。
四、由公开教学观摩研讨引申值得进一步商讨研究的问题:
4.1如何科学细化、具体化每小节的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并充分发挥引领与标准作用?
4.2如何深入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为教学提供常模参照?
4.3概念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发现概括,实现“再创造”,从而抽象概括出新概念,如何设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教学,以落实双基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重组、构建、完善认知结构?
以上所述是我们在一线教育教学过程中关于评课的一些个人的思考与实践,必然带有个人的主观臆见及价值判断。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可以根据评课的对象、目的的不同,依需作适当的调整。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很高兴看到许多教师对涌现的新问题及时予以分析,并积极探求解决的对策与办法,当然仍有部分的教师对校本教研缺乏主动性,抱有观望心态,有等、靠等依赖心理。我想,只要我们积极面对新课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主动开展校本研究,及时为新课程的实施排除障碍,就一定会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