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课程改革归根到底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上,课堂教学评价无疑是重中之重,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是最重要的热点之一。
一、现状分析
我国新一轮标准高、前瞻性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实践层面拉开序幕,新课程的实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契机,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新课程实施涉及到教学体系全方位的更新和整体连动,其中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较大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新课程实施重要的切入点。
剖析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就可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评价功能上,重视评价的鉴定选拔和管理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和教育功能
当前我国许多中小学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并将它作为教学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这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开展的都是以评优等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仅对评价的鉴定选拔和管理功能情有独钟。表现在学生评价方面就只关心学生的考试得分,成绩排名,并以此确定教师的工作实绩。在教师评价方面是通过各种优质课评比、教学竞赛和学校考核等,评价的结果成为教师发奖金、评优、评职的依据。评价结果被凝固化,没有反馈给教师并被认同。这种课堂教学评价只突出了少数教师,甚至成了有些教师追逐名利的阶梯,它不能引起大多数教师的响应和重视,也难以真正调动大多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许多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仍没有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没有找出差距,仍然以原有的教学“惯性”去上课,有些教师甚至恐惧、回避课堂教学评价,形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二)在评价内容上,忽视学生主动的学习和师生互动情况的评价
纵观我国各地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就会发现: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主要以教师的教学为主要内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教师的语言、板书等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而对学生有效主动的学习状态和师生互动的情况等没有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忽视学生的主体和层次性。
(三)在评价方法上,过分追求客观化和数量化,忽视课堂教学的质性评价
传统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鉴定和管理功能,因此就非常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公证性和客观性,并视之为评价的生命,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就力求精确化、定量化。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尽管很多,但基本上用的是同一种方法,即制定出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由特定的个人和群体对某一堂课进行评价和打分,然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出结果。这种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取得的评价结果虽然摆脱了评价的主观化和经验化的巢臼,走向客观化,但是这种课堂教学评价置教师的能力和个性特长于不顾,将学生的兴趣、情感、个性等因素拒之于课堂教学评价之外,唯技术至上,只见物不见人,远离了人本身的发展,使课堂教学评价变成了一个机械、死板、对立的过程。这是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相违背的。
(四)在评价模式上,评价主体单一,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的价值和自我评价的价值,评价结果没有得到交流与沟通
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主体都比较单一,为了减少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在评价时往往拒斥被评价者教师对评价的介入,造成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缺乏沟通与协商,致使评价者高高在上,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心理上相互对立,造成信息源单一,评价结果很容易出现片面,也不利于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很难全面真实的反映日常的课堂教学。
(五)在课堂教学评价重心上,以“一堂课”的评价结果,代替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评价,忽视对课堂教学整体设计的评价
目前,我国开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常以“一堂课”作为主要评价形式,常见的“评优课”、“讲课大赛”等关注的都是“一堂课”。教师为了得到好评,一改平时的教法,花大功夫去精雕细琢一节课,甚至请“高参”出谋划策,这样的课,按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去评价,有许多优点,然而真正拿到教学实际中却不实用。只对一堂课进行评价,不考虑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就不能真实反映教学的总体目标,不能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使课堂教学评价演变成一种特殊的“表演”、“作秀”活动。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重构课堂教学评价,引导课堂教学转轨势在必行,而我校又是萧山区率先进入课程改革实践试点的学校,我们有责任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进行实践研究。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行为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课堂教学评价只有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一致,课堂才能变成儿童、青少年获得知识、能力得到发展,个体得以张扬的园地,才能使新课程得以很好的实施。
(一)建立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评价着眼于发展性,应体现纵向增值的思想,强调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路标”,应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旨在通过评价帮助教师更好的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应突出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寻找最佳的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及学习方法,最终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二)重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内容,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师生互动的评价内容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理念更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注重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课堂教学评价应成为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机制,应帮助和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我们研究的课堂教学评价将抛弃以往那种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评价,把着眼点从评教师的教,转向评学生的学。
(三)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注重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
面对丰富的课堂教学而言,有些可以量化,有些不可量化,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和方法,教师的态度和情感等,我们在研究中使量化和质性评价有机的结合。
(四)改变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多元的评价模式
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注重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作用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同时有领导、同行、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实施多主体评价。评价双方崇尚民主、平等,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共同协商评价目标、方案与计划,鼓励被评价者对评价的主体参与,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畅通多方面信息反馈的渠道。使课堂教学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五)加强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管理
以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景式”评价代替以“一堂课”为主的“管窥式”的评价。将评价活动置于日常教学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纳入教学工作与日常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改变传统的听一节课就下结论的评价状况,而是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对一个教师的教学进行全过程跟踪评价,然后对其课堂教学做出完整的评价。
三、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
(一)树立新课程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观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边活动过程。既涉及到老师,也涉及到学生,既有过程,也有结果。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理念是“以学评教”、 “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观。其中的“学”既包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也包含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既包含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也包含教学效果。这种“以学评教”的评价观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主题的意识,体现了“教”是为“学”服务的思想,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事实上,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教育理念的体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是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反映。教师的才华要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教学的效果最终要落到学生的发展上,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学习能力、水平、效果以及创新能力的高低。
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任何有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都必须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都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只有让学生多种器官全方位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髓。因此,新的评价理念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呈现出的状态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学生在课堂教学习中呈现的状态主要有以下四种:即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具体内容参照下表:“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新的评价理念不仅注重对课堂教学终结的评价,更注重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使师生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与提升。
“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 评价指标 | 评价具体指标 | 评价要点 |
教学过程 | 参与状态 | 时间 | 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包括阅读、思考、讨论、时间、交流所占总课时比例是多少 |
广度 | 参与人数与总人数比?参与活动感观种类?口、手、脑、视、听、嗅、触觉等 |
态度 | 课堂气氛活跃程度,主动还是被动 |
交往状态 | 时间 | 用于师生、生生之间集体或自由交流的时间有多少 |
广度 | 交往方向是单项、双向、多项 |
态度 | 能与人交流、合作,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给别人提出合理性建议。师生、生生关系是否和谐 |
思维状态 | 时间 | 用于独立思考、自学与研究的时间有多少 |
广度 | 提出问题与问答的人、次数有多少 |
态度 | 有创意的提问人数、次数有多少?开放性问题,能提供几种答案?回答问题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人、次数有多少 |
教学结果 | 学习达成状态 | 知识 | 对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的质与量 |
能力 | 各种能力的形成与程度,如动手操作的规范性、熟练程度等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主体性、自主性、探究性发挥程度 |
(二)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实质上就是解决怎样评价的问题。古今中外,评价的方法可以说五花八门。而我们采取的评价方法是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旨在比较客观地反映被评价者或评价对象的真实面目,达到评价的目的,发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作用。
1、自评
自评也称为自我评价或自我评议,就是指上课教师依据评价的原则,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所设计的课堂教学蓝图,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主动作出相对客观的、可信的、有效的判断。
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自我评价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激发内在动因的过程。
我们在教师的备课本上要求教师记录每堂课简单的教学反思;在教学周记本上要求教师记录一周以来最深刻的一次反思记录,要求要比较详细;在周前会上,每次都安排两位教师进行教学心得大家谈,谈他们在平时教学中的困惑和体会。
自评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弘扬评价的民主气氛,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可信性和有效性。然而,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常出现一些误区,即自我评价的结果与现实常出现过高或过低的偏差现象。
教师教学状况自评表
课程: 班级: 任课老师:
序号 | 项目 | 评价标准 | 判断 |
优 | 良 | 中 | 差 |
1 | 教学态度 | 备课认真,教学负责,作业处理及时,经常课外辅导,注重培养学科兴趣小组和学有特长的学生 | | | | |
严格要求学生,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既教书又育人 | | | | |
2 |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基本线索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基本概念、原理明确无误,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有讲有练,组织严密 | | | | |
教法灵活,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能力 | | | | |
讲解深入浅出,逻辑性强,语言准确清晰,形象生动,板书清楚有条理,重视必要的直观教学及演示实验 | | | | |
3 | 教学效果 | 从学生的作业,考试、考查、测验成绩,调查和实验报告等中,估计学生掌握本课程内容的程度 | | | | |
4 | 学习与提高 | 注意学习教育理论,注重吸取学科新知识 | | | | |
5 | 总评 | | | | |
2、他评
他评是指所有参与听课的领导、同事教师、学生、家长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价值进行判断、分析。我们主要采用学生评和同事评两种方法。
(1)学生评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其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应重视和给予学生评价教师的权利。此外,学生参与评价,也增强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监控,有助于促进教师反思习惯的形成、反思能力的提高。
学生评价教师反馈表
教师姓名: 所教课程: 1、教师的教学目标:(1)明确;(2)基本明确;(3)不明确 2、课程目标与授课内容:(1)一致;(2)基本一致;(3)不一致 3、教师使用课时效率:(1)高;(2)一般;(3)低 4、教师回答问题:(1)清楚;(2)基本清楚;(3)含糊 5、教师对课堂学习的效果:(1)了解;(2)基本了解;(3)不了解 6、讲课方法:(1)引人入胜;(2)一般;(3)照本宣科 7、教师对学生的思考采取何种态度:(1)鼓励;(2)不干涉;(3)限制 8、教师对学生的进步:(1)关心;(2)略有考虑;(3)不关心 9、教师对作业和考卷的评论:(1)富有启发了;(2)略有启发;(3)无启发 10、教师在课上提出的问题:(1)富有挑战性;(2)略有价值;(3)机械单调 11、课上我要提问和发表观点时:(1)有机会;(2)机会难得(3)没机会 12、教师备课:(1)认真;(2)基本认真;(3)不认真 13、教师对本课的考核方法:(1)详细说明;(2)简单说明;(3)未说明 14、教师对教学重点:(1)突出总结;(2)略有强调;(3)忽略 15、本课促使我对这门课程:(1)感兴趣;(2)兴趣一般;(3)失去兴趣 16、课程知识范围:(1)宽广;(2)基本适合;(3)太窄 17、考试对课程的重要方面:(1)能涵盖;(2)基本反映;(3)偏离 18、按我的准备和能力,本课的难度为:(1)过易;(2)正好;(3)过难 19、与其他课程相比,本课负担量:(1)过轻;(2)正好;(3)过重 20、我认为教师讲课的进度:(1)过慢;(2)正好;(3)过快 21、教师讲课中举例:(1)经常;(2)偶尔;(3)从未有 22、我认为教师对本课的任务:(1)能完成;(2)基本完成;(3)没完成 23、你对该教师的总体印象:(1)好;(2)一般;(3)较差 |
(2)同事评
教师同事参与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是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评。由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尤其涉及对教师学科水平、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评价时,通常需要借助教师同事的评价,以保证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效果。
同事参与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即教师互评工作分教研组进行。
同事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状况表
序号 | 项目 | 评价标准 | 判断 |
优 | 良 | 中 | 差 |
1 | 教学态度 | 备课认真,教学负责,严格要求学生,既教书又育人 | | | | |
2 | 教学组织 | 能抓住知识主线,层次分明,思路清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有讲有练,组织严密 | | | | |
3 | 教学方法 | 教法灵活,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能力 | | | | |
4 | 教学素质 | 语言准确、清晰、逻辑性强、形象生动 | | | | |
概念明确,无科学性错误,讲解清楚,深入浅出 | | | | |
板书简要、工整、布局合理、脉络清楚;重视必要的直观教学及演示实验,课堂视听效果好 | | | | |
教态亲切、庄重、自然 | | | | |
5 | 作业处理 | 作业合理,处理认真、及时 | | | | |
6 | 总评 | | | | |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自评、他评都各有长短。自评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弘扬评价的民主氛围,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他评,可以使上课教师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更为广泛的、全面的、多方面的意见。然而,在一般情况下,评价者是很难全面了解被评价教师的意图、学校的仪器设备情况、教师的教学特点与风格、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特点等等,仅仅靠通过听某一节课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评价,往往具有一定局限性,难免有失公正,甚至出现错误的评价。因此,我们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可信性和有效性。
四、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以促进教师发展为主要目的,它直接指向教师正在进行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因而它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准备阶段,我们是这样做的:
第一,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和评价程序的设计之前调查教师的需要。因为这种发展性评价针对的是全体教师,而不是少数人,注重的是满足教师未来发展的需要,而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现时的工作表现。因此在制定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和设计评价程序时,必须对教师的个人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这样才能使评价方案和评价结果更适应教师的需要和促进教师的发展。
第二,教师直接参与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和评价程序的设计。在实施以前,先把方案发给每一位教师,让教师们修改,然后根据教师们的意见再重新进行修改。因为只有教师与评价者共同制定方案和评价程序,在与评价者进行真正的合作中,教师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
(二)具体实施阶段
在进行正式的课堂观察以前,评价者和评价对象教师之间进行一定的沟通。
第一、确定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活动,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与前一堂课及后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在进行课堂观察以前,任课教师将教学的相关内容与评价者进行沟通,以便评价者能正确认识教师的教学状况,收集到更加有效的信息。
第二、确定教师的目标和期望。衡量教学活动成败的重要标志在于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因此评价者和教师对教学目标达成共识是很重要的 。当两者在教学目标的理解上存在偏差时,一般以教师理解的教学目标为主。这既是对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尊重,也是为了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当然,当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发生严重偏颇时,评价者就与教师进行商议以确定新的目标。
第三、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应该与评价者就教学计划进行交流。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因此尊重教师的见解,可以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可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学计划的最终决定权应该掌握在教师手中。
第四、确定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评价者应该了解和重视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有助于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认识。对于新教师,评价者还应该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以便他们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第五、确定课堂观察的方式。在课堂观察时,评价者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确定不同的观察方式。
第六、确定课堂观察的重点。评价者不能通过数量有限的课堂观察来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现状,所以评价者需要与教师协调,确定听课的重点,以便提高信息获得的有效性。
(三)总结评价阶段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结果主要通过评价报告来表示。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记录相关资料的重要结论和要点,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教师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进行分析。
五、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到现在,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如何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摆在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新的教学理念和评价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学校就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对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发生了一些转变,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一) 评价功能的转变
在评价功能上,淡化评比与选拔,强调发挥评价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改进与提高的作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面向过去的奖惩性评价制度,其结果往往与评职、评优联系在一起,这必然使得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评比与奖惩的依据。这种评价制度只能引起少数人的响应,对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作用是有限的,在某些时候还可能是消极的。
为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淡化评比和奖惩,转而突出其发展性价值,也就是发挥其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这种转变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既关注结果,又关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通过评价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上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改进建议,从而帮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成长。目前拒绝表演课,而改上研讨课,注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风气,已经在我校广为流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际效果已逐渐展现出来。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大胆提出了“1+1”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具体做法就是教师在给同事评课时不用面面俱到,只要指出上课教师的一个优点,给上课教师提出一个改进建议即可。很快,教师们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了,出现了争着上研讨课的喜人现象。
(二) 评价主体的转变
在评价主体上,改变过去教师被动接受评价的局面,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并将自评和他评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校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的教师自我评价与教学反思。在听课、评课活动中,一般都是先听取上课教师的说课、自我评价与反省,然后才有同事进行评析与研讨。值得注意的是,在倡导教师的自我评价和教学反思时,更重要的是让教师形成一种自我评价与教学反思的习惯和意识,成为教师的日常生活活动,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或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自我评价与教学反思。
除教师本人外,同事、学生、家长都是教师教学共同体中的一员,他们从不同角度和立场来观察和评价教师的表现,为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丰富的有用信息。对教师来说,这些身外的观察者的评判是帮助自己成长的宝贵财富。因此,我校十分强调把教师自评与他评结合起来,鼓励教师以坦诚、开放的心态,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三)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转变
1、评价标准由过去主要评价教师的“教”转向重点评价学生的“学”。
2、评价标准由过去注重“双基”和“能力”目标落实的评价,转向暨注重“双基”和“能力”的形成,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3、评价标准由过去注重教师语言清晰流畅,教学思路清晰有序,板书工整合理的评价,转向注重是否有效地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否恰当地设计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4、评价标准由注重教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的评价,转向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评价方法的转变
在评价方法上,从过去重视量化评价转变为重视质性评价。
为了与课堂教学评价在宫女那嘎、主题、标准上的变革相呼应,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也推陈出新。为了客观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评价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提倡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我们借鉴学生评价中的成长记录袋方法,在教师评价中创建了教师的成长记录袋,把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教师教学成果、课堂教学录像带、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记录、教学周记、多主体评价记录等相关资料收集起来,以体现教师发展的过程,反映教师的努力、成就和进步,让教师在回顾、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激励和成长。
我们还采用了教学案例分析与研讨的方法,具体做法就是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组织教师进行综合分析,让教师了解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或客观地评析他人的教学实践与他人的教学经验。还采用多个教师同上一节课的方式,一群教师一起来评价和研究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满足学校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些目的,通过实践,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注意课堂教学评价与惩奖性目的相脱离
一个好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不能具有双重目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两种目的相反的评价制度。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是对教师过去工作的总结,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对其作出解聘、晋级、发放奖金等方面的决定;而发展性教师评价则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未来发展,它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及教师的工作需要和个人发展目标,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机会。如果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与惩奖性目的联系起来,则课堂教学评价就会与其应有发展性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从改进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发展的角度看,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不宜与惩奖性目的挂钩。
(二)注意课堂教学评价过程的民主性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要获得全面的信息,就必须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的民主性。一是评价者和教师之间是平等的,他们是合作者的关系,而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二是教师不仅要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和程序的设计,还要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报告的撰写;三是这种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是针对全体教师的,而不是面向少数优秀教师或者不合格教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注重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校内与校外之间的沟通,如果教师不能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评价者就难以获得全面的信息,难以获得教师的信任。课堂教学评价的民主性可以促进评价者与评价对象教师的相互了解,为评价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从而使评价者能够洞悉评价对象教师的需要,使课堂教学评价程序能够符号评价对象教师的实际情况。
(三)注意课堂教学评价信息的保密性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要保障教师能够积极地参与评价过程。要保证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就必须做好相关资料的保密工作。
(四)注意课堂教学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课堂教学及其评价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学生既不是一个装知识的容器,更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有创造性的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既要学习掌握知识,又要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因此,要注意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发展。
(五)注意课堂教学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同意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是目前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备课用同一种模式,上课用同一种方法,考试用同一把尺子,评价用同一种标准,把千姿百态、风格各样的学生培养成同一种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不符合人才的培养要求,不符合新课程及其改革的要求。
教师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某种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来研究学生的差异,在课堂教学及其评价时重视因材施教和进行差异性教育。
(六)注意课堂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也是目前课堂教学评价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和评价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只重视评价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评价知识的来龙去脉,导致教师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导致没有过程的结果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谓重过程就是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把评价的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重视评价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重过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知识,又发展思维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评价中,重视评价过程与平均结果同样重要。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仅仅作了粗浅的探究,供同行们参考。今后,我们将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以形成较为合理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春莉.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教育研究,2002(7)
2、于天京、王义君主编.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报告.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3、刘振东、赵国义著.新课程怎样评——来自实验区的报告.开明出版社,2005
4、刘志军.课堂评价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沈家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广西教育,2006(4)